一座村子的自由生长
在市中心的北山村里,藏着珠海活色生香的日常。古建筑与村民自建楼参差而立;街头巷尾藏着各式文艺店铺;爵士乐学校的老外进进出出,村民早就习以为常...... ![]() 而北山正街里藏着没有招牌的美味和生活所需的一切,老手艺人并不善于包装,可是村民自然而然就知道去哪里找到最好的师傅。
|
一栋建筑的有机更新
村民们谁也没有留意,一栋村民住宅已然悄悄改建为北山居酒店。 ![]() 在北山村里,这栋建筑成了“异类”。
外墙的右半边保留了原有的红色马赛克瓷砖,窗户则用同样的材料打上补丁。
左半边为自下而上逐层外旋凸出的样式,以米白色石米作为外墙材料。
|
![]() 最高处圆圆的黑色招牌写着“北山居”,而下面玻璃中透出一盏球形灯的暖光,远看像是一轮满月。
|
![]() 走近北山居,只看到一层和二层被生锈铁和黑色玻璃包围,这是一家容易被忽略的酒店,村民每天来来往往,却不知道门在哪里。
|
![]() 修理自行车的老大爷倒是对北山居的大门了如指掌,他的地盘就在一座清代老院子外,自行车锁挂了一整墙,晚上也不怕有人偷。修车摊正对的三米开外,那两片广东黄花梨门板和一片透明玻璃,便是北山居的入口。
|
过去是未来的一部分
北山居是珠海首家独立设计酒店,由北山音乐节主席薛文作为创意主脑、资深设计师罗建东作为主设计师。 ![]() |
推开古老的门板,望进7米高的大堂中空,便被一种神秘扼住,步入北山居,这份神秘又增添了一种东方式的内敛和沉静,将村子的烟火气被远远地隔在了建筑之外。
![]() 大块的黑色玻璃将空间围起,而脚下是黑色水磨石地面,映照着墙壁上红色的霓虹灯光,明明播放着轻松地爵士乐,却安静得像是在空旷的空间里孤身而立。
|
![]() 屋顶和大堂内随处可见建筑改造前的样子。“残破”的水泥立柱、毫无修饰的墙体赤裸裸呈现在眼前,水泥上甚至记录着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留下的涂鸦,它们像是经过时间磨砺的智者,保存建筑内的记忆,讲述着年代久远的故事。
|
![]() 与“旧”元素混搭的,是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重新利用。黑色石米被用作部分墙面材料,与地面浑然一体,而白墙的涂料则是民间失传多年的配方,将秸秆、麦草和石膏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,不仅没有异味,还可以防霉防潮,北山居主创团队经过数十次试验,才找到了最佳配比。
|
![]() |
![]() 一层和二层的公共空间,共有四个区域,分别为“乐彼”、“戏啡”、“东茶”、“玩艺”。除了欧洲设计大师古董原版座椅,还有现代新锐设计师的作品,而中国的古董家私,和它们搭配得恰到好处。
|
一处属于艺术的居所
如果说艺术家想要大隐于市,在北山村这样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居所,那么它一定就是北山居6层两间套房那样的。
![]() |
![]() 一间是爵士花园套房,一间是蓝调观景套房。房间内的花园,种着四季常开的植物。
|
![]() ![]() 客厅的沙发正对着花园,不论什么时候,都是看风景的好时候。
|
![]() ![]() 步入房内,爵士乐便悠然而起,像是一阵风,房间内摆放的音乐大师的照片,仿佛也光影闪烁,摇摆起来。
|
![]() ![]() 卫浴室和顶楼花园相通,屋顶有一处可开合的天窗,自然光透进来,被水泥墙壁围于室内,简洁而温暖。
|
开门,见山
北山居业已开放预订。
![]() |